追随海明威足迹 开启一场成为硬汉的旅行

原标题:追随海明威足迹 开启一场成为硬汉的旅行

辗转各个城市,行走给了海明威写作的灵感。这位文坛硬汉,在伊利诺伊州的橡树公园成长,在巴黎街头冥想,在古巴获得最高荣誉……如今,这些城市还流传着海明威的故事。

美国,伊利诺伊州,橡树公园

厄尼斯特·海明威1899年出生在橡树园市北大街339号一幢维多利亚式三层尖顶木楼里。

橡树公园

事实上,从一开始,他就渴望着逃离这芝加哥西郊“宽阔的草坪和狭隘的思想”,还经常陪伴父亲进行长期的打猎。16岁时,他第一部短篇小说在所在高的中文学杂志上发表。

橡树公园

法国,巴黎

巴黎

和第一任妻子Hadley Richardson在密歇根州霍顿湾完婚之后,他搬到了巴黎。也是在巴黎,他开始了狂热地写作和广泛地结交其他同被称作“迷惘一代”的作家们。

在“圣米歇尔大街上一家上好的咖啡馆里”,海明威描述了一个他自己在塞纳河左岸咖啡馆里涂涂写写,却感觉把自己“移植”回了密歇根的过程。“从男孩时候起到少年时代,再到青年时代,我早就见过了秋的临终,在其中某一处就能写出比其他地方更好的作品。”

西班牙,潘普洛纳

潘普洛纳

海明威在1923到1927年期间每年都会来到西班牙最为著名又让人血脉喷张的圣费尔明奔牛节,奔牛节也因为海明威而名声大噪。这座城市还有海明威所热爱的硬派运动,他自己就好几次进入业余斗牛场与斗牛们厮缠。

古巴,哈瓦那

哈瓦那

在1939年,海明威和他的第三任妻子,著名的战地记者Martha Gellhorn搬到了古巴,最终在古巴共生活了22年(比其他任何城市都要长)。

他的家是一个叫做Finca Viga的农场(现在是博物馆),坐落于俯视整个哈瓦那的山坡上,他在农场的家中写下了《丧钟为谁而鸣》和《老人与海》两部小说,也是在那里,他得知自己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消息。他说“这个奖属于古巴”,“因为这部作品最初构想和完成都是在古巴。”

佛罗里达,基维斯特

基维斯特

这地方或许是海明威经常出没的地方里最为出名的了,因为一年一度的年度“谁最像海明威?”比赛又被称作“爸爸之乡”。

由家庭改造出来的博物馆,最为出名的是六指猫(他们都是海明威生前最爱的一只叫做白雪公主的小猫的后代)。尽管在1931-1939期间这栋房子是属于海明威的,但是他很少呆在这儿,顶多当作他钓鱼或者远足的落脚点。他1937年出版了关于走私犯Harry Morgan的小说《富有与贫穷》里,故事有部分场景就设置在基韦斯特。

爱达荷州,岂彻姆

海明威喜欢在秋高气爽的时候去岂彻姆,叶子变黄了,天气清爽起来。

想成为硬汉,就跟着海明威一生的足迹去旅行吧

这支撑了他的写作。在第一次待在岂彻姆的期间,他完成了丧钟为谁而鸣。1947年的时候他又回来修改他的溪流中的群岛。在岂彻姆的最后两年,他间断地写着一本回忆录,《流动的盛宴》,尽管一直没有完成。1961年7月2号,海明威在靠近太阳谷的家中,把一支银子镶嵌的猎枪的枪口放在嘴角,两个板机一齐扣动。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