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环境同治 烟台5651个村变身“美丽乡村”

原标题:城乡环境同治 烟台5651个村变身“美丽乡村”

烟台美吗?凡是生活在这里、来到过这里的人已经没有了疑问。

从海滨之畔到城市中央,“仙境”符号深深印在脑海。这座魅力的港城,正以宜居宜业宜游为定位,走在现代化建设前沿。

可是烟台人并不满足。越过高楼、大厦,从2012年开始,市委、市政府从战略角度出发,将目光转向广袤的农村大地、转向深邃的山区村庄,全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探索现代化农村新课题。

4年多时间,全市上下同心、不等不靠,发挥市县镇村四级力量,激发村庄内在动力,全力清除“脏乱差”,建设“洁净美”,改善“吃住行”,提升“精气神”,实现了城乡环境同治。全市5651个村庄达到整治标准,“美丽”梦想照进现实,“美丽心态”在烟台发芽、生长。

生态文明示范村居全省前列

住的是小平房,走的是烂泥路,烧的是干柴禾———四年前,高新区马山街道西泊子村孙丁涛一家,就过着这样的生活。

如今,孙丁涛一家住进了近百平方米的新房,出门就是平坦公路。孙丁涛坦言,“以前村庄尽管位于全区中心地带,但农村让人一听就认定是郊区。”

2012年,市委、市政府从全局角度谋划生态文明乡村建设,提出了“一区两翼”总体工作布局,出台《关于加强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建设烟台市生态文明示范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集中各个方面力量,整体加以推进。

五年来,全市所有县市区均建成一批生态文明示范片、示范带, 96个村居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示范村,数量居全省前列。

生活垃圾一体化全覆盖

建设美丽乡村,首先要美丽。在经济相对薄弱的乡镇,“美丽”的第一步,大多从清理垃圾开始。

顺应群众对建设美好家园的新期盼,2013年以来,我市从“美村净村、便民利民”入手,在全市范围先后开展了三轮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抓好沿河、海、边、景观带、干线路等村庄整治,各级累计投入资金16亿元,出动人员170万人次,清运“三大堆”113万吨,清理河道、沟渠100多万米,新增休闲广场721处,新增绿化面积112万平方米。截至去年底,共有5651个村庄达到整治标准,占全市的88.4%。根据统计,全市95%以上的村庄实现村内街道硬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6.1%,全面建成“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体系, 149个乡镇建立了环境卫生管理机构,实现村居全覆盖。

生态产业鼓起村民“腰包”

产业是村庄发展的领航者,没有经济做后盾的美丽乡村注定不会长久。

在大规模的“美丽乡村”建设的背后,实际上蕴含着我市宏大的产业规划:全市将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与农业农村发展有机结合,努力把农村环境优势转化为农业经济优势、农村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农业效益,以此承载“美丽乡村”持续远航。

“一方面,我们强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培植支柱产业,实现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构建起现代新型农业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和产业化体系。另一方面,强力推进农村经济园区化,大力实施园区带动战略,引导农业、工业、服务业、现代物流项目向园区集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市农工办相关负责人说。

根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市粮食生产实现“五连丰”,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到1235家,培植中国名牌农产品12个、中国驰名商标2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8个,农产品年出口额占全省的1/5,荣获山东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个地市级中国绿色食品城。同时,全市涌现出龙口南山集团、招远九曲蒋家等一批村企合一的生态经济强村,莱山瀑拉谷等一系列综合产业集群,培育起招远淘金小镇等一大批乡村特色旅游景区,创建国家、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35处,省级旅游强乡镇25个、特色村56个。

天蓝、水碧,山青、人和。在烟台,“建设美丽乡村,共建幸福家园”,不仅成为广泛的共识,更变成了一种集体的行动。记者 姜乾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