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胶东人最全过节习俗 附烟台各县市区花灯会时间地点

原标题:元宵节胶东人最全过节习俗 附烟台各县市区花灯会时间地点

timg (1).gif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元夜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是中国亦是汉字文化圈的地区和海外华人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

中国古俗中,上元节(天官节、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中元节(地官节、盂兰盆节)农历七月十五﹑下元节(水官节)农历十月十五,合称三元。元宵节始于2000多年前的汉朝。汉文帝时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

timg (4).gif

(元宵节习俗展示: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习俗: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拉兔子灯等。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timg (3)_副本.jpg

(海阳大秧歌:图片来自网络)

2008年6月,元宵节选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相传,汉文帝(前179—前157年)为庆祝周勃于正月十五勘平诸吕之乱,每逢此夜,必出宫游玩,与民同乐,在古代,夜同宵,正月又称元月,汉文帝就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这一夜就叫元宵。

timg (6).jpg

(元宵节热闹场面:图片来自网络)

司马迁创建《太初历》,将元宵节列为重大节日。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timg (1).jpg

(元宵节灯谜会:图片了来自网络)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演化为“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

在国外,元宵节也以The Lantern Festival而为人所知。

元宵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其中吃元宵,赏花灯,舞龙,舞狮子等是元宵节几项重要民间习俗。

timg (5).gif

(元宵节欢乐场面:图片来自网络)

03中国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timg_副本.jpg

(图片来自网络)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不是又涨姿势了呢?

04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timg (12).jpg

(古代妇女“走百病”漫画:图片来自网络)

05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timg (13).jpg

(元宵节“逐鼠”漫画:图片来自网络)

06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timg (14).jpg

(元宵节“迎紫姑”漫画:图片来自网络)

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按旧俗,元宵节的晚餐是应该吃元宵的,但过去在山东的胶东地区,糯米面民间很难买到,所以,正月十五是根本吃不到元宵的。传统的习俗是元宵日一般吃两顿饭,晚餐主妇要炒上几个像样的菜肴,全家人吃菜和喝酒,主食是饺子。饭后一家人开始进行“散灯”活动。

timg (2).jpg

(鲅鱼饺子:图片来自网络)

山东的花灯种类繁多,各有特色。胶东、鲁中和鲁西南地区习惯用黄豆面和玉米面做成生肖灯,照家庭成员属相,每人一盏属相灯,节日晚上共置一盘中点燃,俗传谁的灯燃亮的时间长,谁必长寿。有的做全十二生肖灯,寓意在于消除病灾,使人丁兴旺。

timg (1).jpg

(十二生肖面灯:图片来自网络)

胶东地区最有代表性的面灯是十二个月的“月灯”。月灯是用黄豆面做成的,豆面要和得硬些,搓成圆柱形,直径约3厘米,高约6~8厘米,一端制成凹陷的碗状,用来盛油,在凹形的边缘用手按月份捏上摺,一月捏一个摺,二月捏两个摺,依此类推,“月灯”制成。

timg (15).jpg

(点燃的“月灯”:图片来自网络)

当晚,用灯芯草(一种菅草)捻上面花,插进灯碗,再将豆油或其他植物油舀入每个灯碗里,然后按月份依次一字形摆放在堂屋正北的桌子上点燃,过一会儿,观察灯碗里剩余油的多少,以及灯芯上是否有油珠,借以占卜一年每月的雨水情况,用于祈祷该月收获的农作物、水果和蔬菜取得丰收。然后再按月散开,如六月收麦,就把六月灯放进麦囤里,七月收玉米,就把七月灯放在玉米囤里,等等。

timg (17).jpg

(猪狗等生效灯:图片来自网络)

做狗灯摆在门口,做牛灯、马灯送在牛棚、马棚,做鸡灯放在鸡窝上,做金鱼灯放在水缸里,做荷花灯、寿桃灯、娃娃灯放在居室各处。

乳山等地做一盏“看场佬”灯,形为一肩扛各种农具的老人,节日晚上由家中男孩点燃送到打谷场园中间,燃尽之后由家中长者据燃烧情况预卜当年各种作物的丰歉。最有意思的是这些面灯用完之后,要把它们用刀切成薄片,晾干收好,等到二月二那天,将切成薄片的豆面灯用水稍微浸泡后,配上各种荤素菜料炒菜食用,据说这样一来,可以保证新的一年风调雨 顺,五谷丰登。

timg (3)_副本.jpg

(图为“看场佬灯”:图片来自网络)

胶东民间在灯节期间,还有一个特别的习俗,就是新媳妇“躲灯”。新媳妇,就是指春节前的一年里结婚的新娘子,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必须到自己的亲戚家里住一宿,叫做“躲灯”。俗信之意,如果当年的媳妇在婆家过灯节,会给公公和婆婆带来不祥。

民间传说,元宵节的灯光,是吉祥之光,能驱妖避邪除百病。所以人们往往端着灯互相照照脸庞,还要照一照屋内屋外的各个角落。

QQ图片20180302080145_副本.jpg

各位亲,了解了元宵节的各种民俗,您是不是对如何庆元宵又有了不少新的认识?哈哈 心动不如行动。今年的元宵节,就让我们一起动动巧手,过个有意义的民俗佳节吧~

附:烟台各县市元宵节花灯会及灯谜会时间、地点。

The End

编辑:刘艳冰

声明:胶东在线版权作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