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打造文旅融合和静样本

原标题:大型实景剧《东归·印象》打造文旅融合和静样本

核心提示: 《东归印象》展现了以蒙古族特有的欢快的托布尔秀、萨吾尔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歌舞,《土尔扈特婚礼》《圣灯》《梦中草原》歌舞以及结束曲等艺术剧目,全面展现了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场景。

新疆网讯8月19日,地处新疆和静县巴音布鲁克草原再次迎来一场秋雨,降温天气让来自武汉的林女士一家感觉特别爽,她得到的信息是近期武汉高温预警预告,朋友圈里喊热声一片。她穿羽绒服的照片,让处于火炉的家乡朋友们无比羡慕。

雨天,也没能阻止她打着雨伞到宾馆附近的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去观赏大型历史实景剧《东归·印象》。因为下雨,演出在室内进行。当晚21时30分,实景剧演出在一曲悠扬而悲壮的呼麦声中拉开序幕。该剧还原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部回归祖国沿途历经千难万阻的过程。

《东归·印象》展现了以蒙古族特有的欢快的托布尔秀、萨吾尔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歌舞,《土尔扈特婚礼》《圣灯》《梦中草原》歌舞以及结束曲等艺术剧目,全面展现了土尔扈特人回归祖国后过上了幸福的生活的场景。

在天气晴好的时候,《东归·印象》在室外演出。舞台上有100匹巴音布鲁克大山马、500只巴音布鲁克黑头羊和30多只巴音布鲁克半野血牦牛在奔跑。大型的舞台上呈现出万马奔腾的壮观景象。舞台上“东归英雄”们推着小车,扶老携幼回归祖国的艰难历程,被经典再现舞台演绎的东归场景让观众们潸然泪下。

“这是一部看了还想看的剧,它真实地演绎了东归的壮举,看了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激发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来自云南昆明的游客张力感慨地对记者说。

《东归·印象》是和静县于2014年打造的大型实景剧,可在室外演绎,也可在室内演舞台剧。《东归·印象》以开都河、大草原和群山为东归场面的大背景,通过故事、民俗、文化、历史进行串接,再现土尔扈特东归历程。

8月19日,在《东归·印象》演出前,新疆网记者采访了剧中饰演渥巴锡的演员青格勒,他说,他在很小的时候,不知道东归故事,自从出演这部剧担任主演后,感觉自己身上承担了英雄的使命,自己有义务把爱国故事传承下去。青格勒说,有时候,在舞台上演出,妻子带着两个儿子在台下观看,觉得自己就是英雄渥巴锡。通过舞台角色,也想告诉孩子们祖先回家的路,就是一条奔向太阳的路。"这五年多的时间里,我没有算过自己演了多少次渥巴锡了,但现在,我慢慢读懂了这个大英雄。”

五年时间,青格勒隔着时空与英雄渥巴锡对话。他说,有一次在室外演出,演到一半时,突然下雨,但是演员们坚持演完,雨中,演员们仿佛重新回到200多年前的风雪交加的东归路,在泥泞中蹒跚前行.演出结束,演员们哭了,台下观众也哭了。

近年来,和静县在巴音布鲁克镇建设了土尔扈特民俗文化村,主推新疆首部大型文化和历史实景剧《东归·印象》,并开发了牧民"牧家乐”住宿休闲区,让国内外的游客在欣赏草原美景的同时,感受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巴音布鲁克是一个有厚重文化底蕴的大草原。它因《东归·印象》而富有历史光芒,《东归·印象》因为巴音布鲁克草原而恢弘辽阔,让草原上每一处风景都带有文化底蕴。

在2010年,为配合国家对景区生态建设,让草原生态系统得以保护与修复,同时改善牧民生活,巴音布鲁克草原上的部分牧民因保护生态而搬迁。据悉,现在的巴音布鲁克草原是春季牧场,每年6月份之前,在草原上会看到壮观的羊群。夏季,牧民们转场到草原深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巴音布鲁克草原退牧还草后,草原生态得以恢复,2013年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地,2016年升为国家5A级景区。

据了解《东归·印象》实景剧在景区开演,文化促进了当地旅游。巴音布鲁克景区的游客量也猛增,平均每天吸引游客近1万人次。景区、饭店游客爆满。去年接待各地游客达50万人次,与前年同期相比增长32.4%,综合收入上涨了40%。《东归·印象》已成为和静旅游搭台、文化唱戏、共融发展的一张名片。”

和静县委宣传部长秦龙在采访中告诉记者:这部实景剧对和静人的精神生活,扩大和静对外开放,快速发展东归旅游文化,提高和静知名度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巴音布鲁克草原因为《东归·印象》而富于灵魂。《东归·印象》因为巴音布鲁克草原而恢弘磅礴。

《东归·印象》实景剧是一部爱国主义的经典教材。大型实景剧的常态化演出是和静县首次将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尝试,也是新疆首部实景演出剧目,从2014年开始每年夏季都在巴音布鲁克进行常态化演出,通过五年的常态化演出,达到了以文化促进旅游、以旅游滋养文化的良性效果,获得国内外游客好评,也成为文旅融合的和静样本。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