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小镇的建设重在解决就地现代化问题

原标题:特色小镇的建设重在解决就地现代化问题

8月10日,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第一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试点项目名单,全国共有96个小镇入选。从去年以来,特色小镇的发展呈现迅猛之势。在14日召开“2017特色文化产业与扶贫攻坚(贵州)高峰论坛”的系列活动中,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精英就特色小镇的发展与运营模式畅所欲言,发表真知灼见。

据中国经济网文化产业频道记者了解,按照当前特色小镇的不同发展类型,大概可以划分为第一类是“传统农商/旅游+”综合体的以旅游为主的小镇;第二类是高科技引领升级换代以后的小镇;第三类是制造业升级换代的小镇;第四类是创新的、青年的、时尚的、流行文化的、音乐的、艺术的一类小镇。而在诸此殊同的发展类型背后,我们需要切入更多关于发展模式与手段的理性思考。

如何看待特色小镇中传统产业形态的运行方式

“国家的特色小镇实际是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战略,也是解决西方城市化进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避免拉美城市病的新的爆发,是大、中、小城市协同创新发展、以及城市和乡村之间协同发展的战略”云南大学特色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李炎首先这样谈到。

区别于上述小镇分类,在他看来,当下国内中小城镇分作是几大类型:一类是城市周边的卫星型中小城镇;第二类是重要交通节点上的通道型城镇;第三类是大型工业基地和周边卫星型服务型城镇;第四类是传统农耕经济,以及在整个行政区划和地方管理中的管理型综合型小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们发现了一个最大的致命问题,就是后两类城市找不到发展的归宿。当大量的农民进城,城镇化的发展中最重要和核心的问题不是吸引外面的游客,不是让资本金到这个地方、让企业赚钱,而应该思考这些民众怎么实现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生产与生活方式”。

此外,李炎认为,当下相当数量的乡镇及其周边的乡村都在拼命发展城镇化,“今天我们要关注的问题不应是时尚小镇、音乐小镇,甚至其他产业小镇,小城镇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多样化的。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些小城镇的人们未来如何去寻找生存和发展的根基”李炎现场如此感慨。

如何理解“特色小镇”的发展定位

在中共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研究员范玉刚看来,特色小镇其实是社会生产力与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整个人类社会步入消费社会,又契合国内经济结构的转方式、促内需的一种生产发展与生活方式的集聚。“从整个中国的发展和国际形势来看,中华文明的崛起以及对外开放程度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文明互进,都成为特色小镇建设的势因。因此,我认为特色小镇的出现恰恰是政策合力和时代机缘综合性作用的因时而生,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和阶段,才有的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的新形态。这种‘三生融合’实际上是社会文明的一种新形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才有了产、城、人、文‘四位一体’统筹发展的城镇新模式,而这也可以看成是城镇发展的新形势”。

由此,范玉刚认为,我们不妨从两个层面、四个关键词来重新审视特色小镇,首先是经济层面,“特别是工业小镇基本上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或者是先进制造业的先进生产力”,其次是生态文明层面,“特色小镇在本质上是现代条件下生活方式的转变,它与人类的幸福感、愉悦感相关,和人本身对生活的意义、价值的追求是相关联的”。四个关键词即产业为基、文化为魂、科技资本为翼、以人为本。

如何看待设计、创新之于特色小镇的意义

“特色小镇特在文化,文化的具像化才是设计的本质,才是特色小镇立足的根基"江西师范大学设计创新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卢世主这样认为。在他看来,一个特色小镇要想立足长远发展,就必须与众不同,既不同于省内,也要不同于省外小镇的发展规划与格局。

对于如何根植本土历史文化资源的创意挖掘,中国人民大学文化创意产业研究所所长金元浦同样表示,所有的特色、所有的原汁原味,都必须通过创新创意保留其中的精髓。“当中国90%的乡村处于凋敝时,特色小镇的建设解决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就地现代化。这一定是对我们过去做的方式的一个革命性的转变,如果没有就地现代化,我想当所有的年轻人都走完了,谁会留在这里”金元浦在最后的总结中如是说。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