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城墙六百年间的曲折故事 缅怀旧时辉煌年代

原标题:西安城墙六百年间的曲折故事 缅怀旧时辉煌年代

现存的西安城墙,是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在唐长安城的皇城和元代城墙的基础上建成的,后又经过多次修补,形成一个庞大而精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古代城垣建筑。1961年,西安城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唐朝末年,因战乱频繁城墙遭受了很大的破坏,迁都至洛阳后,原来的都城唐长安城也被拆毁了大半。

唐末天佑元年(公元904年),驻防长安的佑国军节度使韩建,因原来城大不易防守,于是对长安城进行了一次改筑。改筑时放弃了长安的外郭城和宫城,只把皇城加以改修,封闭了皇城的朱雀、安福、延喜三门,北开玄武门,以便防守,但对城垣并未扩大或改修。

以后历经五代的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到宋、元两代,城的名称和建制虽屡有变换,但城垣规模却无改变。明王朝建立前,朱元璋攻克徽州,遇到名叫朱升的隐士,称他应该“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朱元璋采纳了这些建议。统一国土后,便命令各府县普遍筑城。明朝初年,朱元璋认为“天下山川,惟秦中号为险固”,因此将次子朱樉封为秦王,就藩西安府,并诏令西安府长兴侯耿炳文和都指挥朴英修整西安城。

洪武三年(1370年)起开始兴建,修建时,西、南两面在原唐长安城皇城的基础上增修加长而成,东墙和北墙进行了新建,整个建设历时八年,到洪武十一年(1378年)基本完工。建成后的西安城墙,城墙构筑布局完全从军事目的出发,为东西向呈长方形,墙高12米,顶宽12-14米,底宽15-18米,东墙长2590米,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3241米,周长13.75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城内面积约12平方公里,为唐长安城的七分之一。此后隆庆二年(1568年),在墙顶和外壁面砌造了青砖。明末崇祯九年(1636年),陕西巡抚孙传庭为防备李自成进攻,修建了四门的“瓮城”。

崇祯十六年(1643年),李自成攻克西安,次年(1644年)在此称帝,国号大顺。清代基本沿袭明制,对西安城墙进行过十二次补修。其中规模最大的是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的工程,将包墙增厚,铺设海墁,并增修排水道等,大大增强了西安城的防御能力。

民国初期,四座闸楼及其墙段被拆除,北门正楼和南门箭楼先后毁于辛亥革命和二虎守长安时的战火。中日战争期间,部分城墙段作为了防空洞使用,破损严重。近代史记载有河南人逃水至西京(西安),多有在城墙上凿洞穴居的,战乱年代,日本人轰炸西安,城墙上的土洞又成了人民防空的掩体。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发展交通拆掉了部分角楼、敌楼以及大量雉堞和女墙,还将不少墙段打通,形成豁口。60年代,连中学生们都积极参与了这个义务劳动。直到城垣被割裂得七零八落,尤其西南一段,也就是后来70年代发现了唐朝含光门遗址的地方,城墙几乎不见。后来若不是老陕习仲勋在中央得知此事断喝阻止,西安城墙也就不复存在。城墙不被拆毁了,但仍然是残缺,到1983年时,西安城墙仅存城楼和箭楼6座,并且有14处豁口。

1983年起,陕西省和西安市人民政府对这座古城墙进行了大规模修缮,补建已被拆毁的东门、北门箭楼、南门闸楼、吊桥,并营建环城公园。1990年代末,西安市政府开始实施贯通工程,连缀近代以来形成的豁口,到2005年,整座西安城墙已实现了全面贯通。如今,城墙上的排水系统得以完善,敌台和垛口逐步恢复。黑河水经曲江池和兴东湖,引入护城河,像一条银链围绕着城墙。护城河两岸植树后形成环城林带,花坛、草坪遍布城墙之下。从而使这座古建筑焕发了昔日风采,成为西安的一大旅游景观。

[1] [2] 下一页 尾页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有侵权行为,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